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论文(设计)后期工作的通知

2025年03月17日 13:44  点击:[]

各学院:

为做好2025届毕业论文(设计)后期工作,确保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定稿和评阅

(一)督促师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内完整指导日志、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过程稿、查重检测(含AIGC检测)等过程管理环节。

(二)督促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修改和完善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定稿,即评阅/答辩稿。

(三)组织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在系统内开展成绩评定工作。

二、查重检测和AIGC检测

为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整体质量,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营造学术诚信氛围,杜绝论文(设计)抄袭行为的发生,学校决定对2025届全体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查重检测和AIGC检测。具体工作要求见《关于2025届毕业论文(设计)查重检测和AIGC检测的通知》:

http://jwc.cfec.edu.cn/info/1014/7012.htm

三、形式规范性检测

为培养学生学术规范意识,提升毕业论文(设计)规范性,减少指导教师论文格式审阅的工作量,学校为2025届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设计)形式规范性检测服务,具体内容见《关于2025届毕业论文(设计)形式规范性检测的通知》:

http://jwc.cfec.edu.cn/info/1014/7011.htm

四、答辩

(一)做好答辩组织工作

各学院成立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开展分组答辩,严格过程管理,客观公正评分。

(二)积极拓展答辩的开展形式

鼓励各学院积极拓展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的开展形式,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条件具备的学院,可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线上答辩应严把质量,做到线上答辩与线下答辩同质等效。

五、材料归档

答辩结束后,学生应按照答辩小组提出的意见对论文(设计)进行修改,将修改后的论文(设计)完整(含封面、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等,合为一个文档)上传到系统内的“最终稿”栏下,经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后,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最终稿。学校将提取该最终稿,连同开题报告、查重检测报告、答辩记录等资料,上传至教育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系统。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电子材料存放在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内。用于存档的纸质材料,学生需从系统左侧功能菜单栏的下载中心内下载,整理、打印,按要求装档后提交到学院指定地点。

六、毕业论文(设计)评优

(一)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各学院按不超过专业人数的2%推选2025届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查重的总相似比R20%

(二)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

各学院按不超过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校内)人数的10%推选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评选条件如下:

1.认真履行指导教师职责,严格按照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有关规定开展工作,积极配合学院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期准备、中期检查、答辩、总结工作,积极承担指导任务,指导的学生人数在本学院平均指导人数以上。

2.从严要求学生,定期检查和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进度和质量,检查和指导记录详尽,能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与水平进行指导,指导方法适当,指导水平较高。

3.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水平较高,研究成果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推广价值或较高的学术水平,各项归档资料均符合规范化要求。

4.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均在及格以上,优良率在50%以上,且至少有一篇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或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

七、毕业论文(设计)后期工作时间节点

各学院按照下表中的时间节点安排和开展各项工作。

序号

工作安排

时间节点

1

敦促学生完成评阅/答辩稿

202544日前

2

安排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开展评阅工作

202544日前

3

报送答辩组织情况及答辩安排

2025418日前

4

开展答辩

202559日前

5

报送成绩统计表

2025516日前

6

推荐并报送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材料

2025519日前

7

准备并报送毕业论文(设计)校内抽查材料

2025530日前

8

报送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量统计表

202566日前

9

报送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材料

202566日前

10

报送毕业论文(设计)总结

2025613日前

八、其它要求

(一)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学院应统筹安排,加强监管,密切关注工作进展和工作质量,保障毕业论文(设计)后期工作顺利进行。

(二)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各学院应进一步加强师生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组织师生学习《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4号),引导师生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尊重他人学术成果。

(三)鼓励学生勇于创新,主动实践。学生应以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务实的学术态度,及时认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各项工作,在真学实做、探索创新中增长才干。

 

附件:1.重庆财经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安排表

2.重庆财经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统计表

3.重庆财经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量统计表

4.重庆财经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汇总表

5.重庆财经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审批表

 

教务处

2025317

  • 附件【附件1-5.zip】已下载

上一条:关于进一步规范2025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2025届毕业论文(设计)查重检测和AIGC检测的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