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下面简称“大赛”)是由教育部计算机相关教指委于2008年创办的、我国最早的面向高校本科生的赛事之一。大赛的目的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服务。2025年(第18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是由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教师组成的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主办,参赛对象为全国高校2025年在籍的本科生(含粤港澳大湾区学生,以及来华留学生)。大赛以校级赛、省级赛、国家级赛三级竞赛形式开展,现将校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讯飞人工智能学院
二、赛项设置
2025年大赛分设11个赛道,分别是:
(1)软件应用与开发;
(2)微课与AI辅助教学;
(3)物联网应用;
(4)大数据应用;
(5)人工智能应用;
(6)信息可视化设计;
(7)数媒静态设计;
(8)数媒动漫与短片;
(9)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
(10)计算机音乐创作;
(11)国际生“汉学”。
各赛道具体要求详见官网通知(https://jsjds.blcu.edu.cn/index.htm)。
2025年大赛数媒类与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作品的主题是“中国古代物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之五”,国际生类的主题是“汉学”,信息可视化设计类的主题是“中华自然科学及其它优秀文化瑰宝(限1911年前)”。
三、参赛要求
1.每件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作者在本届大赛期间(2024.7.1-2025.6.30)完成的原创作品,与2024.7.1之前校外展出或获奖的作品雷同的作者的前期作品,不得重复参赛。
2.参赛作品的版权必须属于参赛作者,不得侵权;凡已经转让知识产权或不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作品,均不得参赛。
3.参赛作品的数据应来源合规、信息处理恰当,不得引用涉密数据,不得侵犯个人隐私等。
4.参赛作品中地图的使用需遵循我国法律法规,尊重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地图管理条例》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向社会公开的地图,应当报送有审核权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审核。但是,景区图、街区图、地铁线路图等内容简单的地图除外。”
5.参赛作者在作品提交的所有材料中,凡是包含涉及国界、边界、历史疆界、行政区域界线或者范围的地图,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颁布的《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要求,并在地图出现之处明确注明审图号和地图来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网站、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https://www.tianditu.gov.cn/)、标准地图服务(http://bzdt.ch.mnr.gov.cn/)网站),严禁使用未经过审核、私自篡改、来源不明的地图(景区图、街区图、地铁线路图等内容简单的地图除外)。
四、参赛对象
全校在读学生,其中3-5人为一组,每位作者在每个大类中只能提交1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参赛作品不得在本大赛的11个大类间一稿多投。每队需由1-2名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为本校在职教师,负责赛前辅导和参赛的组织工作。
五、赛程安排
(一)报名时间:2025年3月25日-4月10日,并在4月20日以前打包提交参赛的所有资料(详见官网各赛道提交材料要求,并提供5分钟路演视频)
(二)比赛:
1. 4月21-24日,各赛道专家依据各队伍提交材料,集中评审。
2. 4月25-27日,公示获奖名单。
3. 4月28-30日,通知进入市赛的队伍进行系统填报,并完成市赛报名。
六、奖项设置
一等奖:获奖比例为参赛团队总数的10%;
二等奖:获奖比例为参赛团队总数的20%;
三等奖:获奖比例为参赛团队总数的30%。
将在获奖队伍中择优推荐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赛。
七、联系方式
地址:行政楼2407讯飞人工智能学院办公室
组委会联系人: 王老师QQ:745821066
李老师QQ:595668729
QQ群:963267039

教务处 讯飞人工智能学院
2025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