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是一项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全国性学科竞赛。目前大赛已为我国培养了大量“能动手”“敢创新”“善协同”的复合型人才。大赛已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
为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弘扬创新精神,搭建良好的科技创新赛事平台,助力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新经济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广大学生参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实践、提高团队协作水平、培育创新创业精神,经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组委会批准,重庆市人工智能学会决定举办“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重庆赛区)暨第五届重庆市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现将校级选拔赛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软件学院
二、赛项设置
大赛共设置创新赛、应用赛、竞技赛、挑战赛四大类别,每个类别下设具体比赛项目。各赛项规则请登录http://www.caairobot.com查询。
1.创新赛:机器人创新赛、人工智能创新赛、智能文化创意创新赛、智能制造数字孪生创新赛、智能家电创新赛、新质生产力创新设计专项赛、机器人舞蹈赛(多足异形机器人集体舞)、机器人舞蹈赛(仿人单人、仿人多人)。
2.应用赛:机器人应用赛(Apollo自动驾驶仿真赛)、机器人应用赛(城市道路识别)、机器人应用赛(智慧巡检作业)、机器人应用赛(智能驾驶)、机器人应用赛(授粉机器人)、机器人应用赛(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应用赛(智能产线应用场景)、机器人应用赛(百度智能云智能服务机器人赛)、机器人应用赛(智慧零售)、机器人应用赛(Apollo自动驾驶实车赛)。
3.竞技赛:机器人竞技赛(Simuro足球)、机器人竞技赛(格斗)、机器人竞技赛(仿人短跑、障碍跑、不规则地面运动、点球)、机器人竞技赛(创非凡iLobokc足球)。
4.挑战赛:机器人任务挑战赛(Ael.s机器人挑战赛(开源鸿蒙版本)、Aclos机器人挑战赛(树莓派版本)、Roban机器人挑战赛、Aclos跨平台具身智能创意挑战赛)、机器人任务挑战赛(小型桌面级)、机器人任务挑战赛(人形机器人创新挑战赛)、机器人任务挑战赛(全地形边同机器人)、机器人任务挑战赛(自主巡航、目标射击)、机器人任务挑战赛(微型无人机)、机器人任务挑战赛(无人机空地协同)、机器人任务挑战赛(智慧药房)、机器人任务挑战赛(四足仿生中型、四足仿生小型)、机器人任务挑战赛(无人车室外场景)、机器人任务挑战赛(复合机器人月球探索)、机器人任务挑战赛(脑机与应急机器人)、机器人任务挑战赛(智能制造)。
三、参赛要求
1.每件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作者在本届大赛期间完成的原创作品,与之前校外展出或获奖的作品雷同的作者的前期作品,不得重复参赛。
2.参赛作品的版权必须属于参赛作者,不得侵权;凡已经转让知识产权或不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作品,均不得参赛。
3.参赛作品的数据应来源合规、信息处理恰当,不得引用涉密数据,不得侵犯个人隐私等。
四、参赛对象
全校在读学生,其中1-3人为一队,每位作者在每个大类中只能提交1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参赛作品不得在本大赛的其他类别一稿多投。每队需由1-2名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为本校在职教师,负责赛前辅导和参赛的组织工作。
五、赛程安排
(一)大赛报名时间:2025年5月20日前完成系统报名,参赛作品资料务必于6月1日之前在系统上传提交。
(二)大赛唯一报名网站:http://www.caairobot.com,所有参赛队伍必须在大赛官网报名并提交相关材料。所有参赛队伍(包括校赛)必须在大赛唯一报名网站报名。报名需要注册,请按系统提示进行注册,报名完成后,请耐心等待,省级管理员审核后,通知报名是否成功,请务必核准信息后再进行报名。
(三)校级选拔赛赛程安排
1.报名时间:2025年5月8日-5月10日,并在5月14日以前打包提交参赛的所有资料(详见官网各赛道提交材料要求)
2.5月15-16日,各赛项专家依据各队伍提交材料,集中评审。
3.5月17-18日,公示获奖名单。
4.5月19-20日,通知进入市赛的队伍进行系统填报,并完成市赛报名。
六、校赛奖项设置
一等奖:获奖比例为参赛团队总数的10%;
二等奖:获奖比例为参赛团队总数的20%;
三等奖:获奖比例为参赛团队总数的30%。
将在获奖队伍中择优推荐参加第五届重庆市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市赛。
七、联系方式
校赛QQ群:

教务处软件学院
2025年5月8日